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均为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今年上半年,中国检方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6.4万人,有力促进电信网络犯罪源头打击治理。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2日披露数据,并指出,2020年10月“断卡”行动以来,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帮信犯罪案件上涨较快。据统计,2021年的起诉人数是2020年的9.5倍。
进一步分析起诉人员发现,低龄化现象突出,30岁以下的占64.8%,18岁至22岁的占23.7%。犯罪嫌疑人中,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占多数,初中以下学历占66.3%、无固定职业的占52.4%,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买卖“两卡”(即银行卡、电话卡)。同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涉罪人数持续增加,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最高检认为,帮信罪案件激增背后折射出一些社会治理特别是网络治理问题。一是在校学生等三类人员涉案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二是招聘、实习、兼职领域涉案问题较为突出,三是设备工具的源头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检方对此突出打击重点,注重政策把握,坚决遏制帮信犯罪滋生蔓延。例如,重点打击帮信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分子、涉案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行业“内鬼”。
最高检称,正在积极配合立法机关研究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推动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形成协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