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谨防陷入这些误区!

发布时间: 2023-12-26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解读关于地震科普知识和逃生避险常见的误区,帮助广大网民增加对防震避险知识的了解。

  
  误区一:地震可以准确预测?
  
  真相:并非如此。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不少所谓预测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很多传言听上去还“有理有据”。事实上,受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所限,地震预测依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这主要是受限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破坏性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和地震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很难精确地对地震时、空、强度进行预测。因此,如果听到“X时即将发生X级地震”的传言,不要轻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意见,随意散播地震谣言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误区二:地震前后地球磁场变化,因此磁铁能预测地震?
  
  真相:磁铁跟地磁场没有关系,该说法并无科学根据。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前后,地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是有可能的,但它的变化量非常微小,甚至有些专业仪器也未必能监测得到,更别说使一块磁铁失去磁性而掉落了。
  
  误区三:地震预警是地震前发出的警报?
  
  真相:这是对地震预警概念的误解。地震预警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强烈震动到达较远的场地前,利用各种通信手段通知公众做出准备,或采取技术措施提前关闭燃气、中止列车等重要设施的运行,以减少灾害的发生。一次地震发生后,通常会产生两种地震波,纵波移动速度快但破坏性小;横波移动速度慢但破坏力大。地震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先监测到的纵波,快速估算出地震的震中、震级、烈度等相关数据,再应用每秒传播30万公里的电磁波在横波到达前,向目标发出预警信息,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处置时间。也就是说,地震预警是对已发生地震进行预警,并非地震发生前的地震预测。
  
  误区四:地震多发于夏季和夜间?
  
  真相: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觉。据全球地震台网的地震数据统计,近10年内全球夏季和冬季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数量差距极小。同理,昼夜的区别就更小了,所以地震多发于夜间的说法也是没有依据的。不过,发生于夜间的地震,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此时处于睡梦中的人们可能无法注意到地震预警信息并做出及时的避难反应。
  
  误区五:“砂涌现象”与余震有直接关系?
  
  真相:该说法并无科学依据。“砂涌现象”主要是指,在强震发生后,由于地壳震动引发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并沿着通道在挤压作用下直达地表。那么“砂涌现象”的发生是否预示着后续还会有大的余震发生呢?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颜颜解释称,砂涌的多少跟地下含水层的含水量有关,也跟挤压变形的程度有关。砂涌较多,不一定代表着后续可能来大地震;不发生砂涌,也不代表后面就安全;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误区六: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或者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真相:该做法不正确,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躲入衣柜等家具里的做法也不正确。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七:地震来临时躲在“生命三角区”存活机会大?
  
  真相:地震来临时,其产生的晃动让人无法预知哪些地方是三角空间。在寻找三角空间的过程中,周边的装饰物、天花板、碎玻璃掉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因此,此种做法实际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局限性。一般而言,在地震发生时,要采取震时躲避,震后快速疏散的避险原则;躲避时应该“伏地、掩护、手抓牢”。
  
  误区八: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真相:该做法不正确。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更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误区九:地震发生时乘电梯比走楼梯逃生快?
  
  真相: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高层,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发生较大地震时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乘坐电梯逃生很可能被困在电梯里面。因此,如果刚好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一定要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电梯停下,迅速离开,找安全位置避难。(李然)
  
  (本文综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新华网、科学辟谣平台、“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云南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河北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等报道)

首页 > 热点辟谣

关于地震,谨防陷入这些误区!

发布时间:2023-12-26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解读关于地震科普知识和逃生避险常见的误区,帮助广大网民增加对防震避险知识的了解。

  
  误区一:地震可以准确预测?
  
  真相:并非如此。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不少所谓预测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很多传言听上去还“有理有据”。事实上,受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所限,地震预测依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这主要是受限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破坏性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和地震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很难精确地对地震时、空、强度进行预测。因此,如果听到“X时即将发生X级地震”的传言,不要轻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意见,随意散播地震谣言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误区二:地震前后地球磁场变化,因此磁铁能预测地震?
  
  真相:磁铁跟地磁场没有关系,该说法并无科学根据。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前后,地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是有可能的,但它的变化量非常微小,甚至有些专业仪器也未必能监测得到,更别说使一块磁铁失去磁性而掉落了。
  
  误区三:地震预警是地震前发出的警报?
  
  真相:这是对地震预警概念的误解。地震预警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强烈震动到达较远的场地前,利用各种通信手段通知公众做出准备,或采取技术措施提前关闭燃气、中止列车等重要设施的运行,以减少灾害的发生。一次地震发生后,通常会产生两种地震波,纵波移动速度快但破坏性小;横波移动速度慢但破坏力大。地震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先监测到的纵波,快速估算出地震的震中、震级、烈度等相关数据,再应用每秒传播30万公里的电磁波在横波到达前,向目标发出预警信息,给预警目标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处置时间。也就是说,地震预警是对已发生地震进行预警,并非地震发生前的地震预测。
  
  误区四:地震多发于夏季和夜间?
  
  真相: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觉。据全球地震台网的地震数据统计,近10年内全球夏季和冬季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数量差距极小。同理,昼夜的区别就更小了,所以地震多发于夜间的说法也是没有依据的。不过,发生于夜间的地震,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此时处于睡梦中的人们可能无法注意到地震预警信息并做出及时的避难反应。
  
  误区五:“砂涌现象”与余震有直接关系?
  
  真相:该说法并无科学依据。“砂涌现象”主要是指,在强震发生后,由于地壳震动引发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液化,并沿着通道在挤压作用下直达地表。那么“砂涌现象”的发生是否预示着后续还会有大的余震发生呢?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颜颜解释称,砂涌的多少跟地下含水层的含水量有关,也跟挤压变形的程度有关。砂涌较多,不一定代表着后续可能来大地震;不发生砂涌,也不代表后面就安全;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误区六:发生地震马上往户外逃或者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真相:该做法不正确,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躲入衣柜等家具里的做法也不正确。大衣柜虽然结实,但是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七:地震来临时躲在“生命三角区”存活机会大?
  
  真相:地震来临时,其产生的晃动让人无法预知哪些地方是三角空间。在寻找三角空间的过程中,周边的装饰物、天花板、碎玻璃掉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因此,此种做法实际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局限性。一般而言,在地震发生时,要采取震时躲避,震后快速疏散的避险原则;躲避时应该“伏地、掩护、手抓牢”。
  
  误区八: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真相:该做法不正确。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更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的灵活活动。最好的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误区九:地震发生时乘电梯比走楼梯逃生快?
  
  真相: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高层,千万不能使用电梯。发生较大地震时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乘坐电梯逃生很可能被困在电梯里面。因此,如果刚好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一定要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电梯停下,迅速离开,找安全位置避难。(李然)
  
  (本文综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新华网、科学辟谣平台、“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云南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河北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