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温泉后感染了HPV?”专家辟谣

发布时间: 2024-01-08 来源:湖北网络辟谣

  寒风起,很多人都想舒舒服服地泡温泉。

  然而,一条关于

  “泡温泉会感染尖锐湿疣、

  扁平疣、霉菌性阴道炎”

  的网络传言不胫而走,

  让网友心慌慌。

  “泡温泉会感染尖锐湿疣、扁平疣、霉菌性阴道炎的说法,是流传已久的一种误解!”1月4日,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专科李晶副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李建国副主任医师都表示,引发宫颈癌、尖锐湿疣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只有一个明确的传播途径,也就是性接触。

  “泡温泉不会因为接触了温泉就感染上尖锐湿疣、扁平疣和霉菌性阴道炎!没有皮肤破损处的相互接触,就不会被HPV感染。”两位专家强调。

  网络传言混淆了HPV和HIV传播途径 

  李晶表示,网上流传的“泡完温泉感染HPV”的说法多为以讹传讹。有些所谓的“科普”不够准确全面,甚至把HPV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病毒(HIV)混淆,让人误以为HPV可以通过体液传播,由此衍生出“在泳池/用毛巾感染上HPV病毒”,从而助长了公众的恐惧。

  “泳池水可能会传播滴虫、支原体或衣原体,但HPV并不会通过池水或温泉水进行传播。”李晶表示,HPV病毒在体外是很“脆弱”的,在有一定温度的温泉里无法长时间生存,不存在以温泉水为介质进行传播的可能性。而在性生活中,HPV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的接触实现人际传播。

  很多人把尖锐湿疣和扁平疣混为一谈。对此,李晶表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个大家族,亚型病毒众多,有的亚型引起的疣有一定的恶变可能,如5型、6型乳头瘤病毒,可引起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并伴发皮肤癌。16型和18型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而6型和11型可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尖锐湿疣,导致扁平疣的亚型病毒感染性更弱。

  “希望大家明白,临床检测出HPV阳性不等于感染了性病,也不等于一定会得宫颈癌。”李晶教授强调,普通女性在有了性生活后,一辈子感染HPV的机会高达80%以上。

  而人体感染HPV后会启动自体清除机制,由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只有长期反复的感染才会导致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走高。“多泡几次温泉不会中招,大家不必担忧!”李晶表示。

  名字里都有“疣” 实际大不相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李建国副主任医师介绍,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念珠菌感染阴道粘膜引起的炎症,可通过性生活和接触不洁内衣裤传染。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张静副主任医师指出,根据皮疹的形态、发生的部位,疣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又称为跖疣,丝状的寻常疣又称为丝状疣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与泡温泉无关,目前已经明确的传播方式就是经性生活传播。

  扁平疣也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扁平疣不是性病,引发感染的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与尖锐湿疣并不相同,危害也不可相提并论。

  李建国表示,疣发生在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损害。例如头面部的丝状疣,由于搔抓等原因,容易引起周围皮肤播散感染;足底部的疣(跖疣),尤其是足部着力点的疣,可引起出血、疼痛不适、行走困难;而指甲(趾甲)下面或甲周围的疣,可破坏甲的生长,导致甲裂口、甲变形、疼痛及继发感染,并影响手部功能。

  泡温泉,如何泡得安心?

  李建国建议:

  如果皮肤特别是私密处皮肤有外伤,或女性处于生理期,不建议去泡温泉。

  要尽量选择环境清洁卫生、获得泉质等级评定的温泉,最好选择独立泡池;

  在公共泡池泡浴后及时冲洗全身,选用干净的专用浴巾擦拭身体。

  如果发现泡温泉后皮肤有伤口破溃,要立即处理,不要抓挠。

  这些人不宜泡温泉:

  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的老年人。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导致出汗、头晕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温泉水温度又偏高的情况下,由于冷热交替的刺激,就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进而产生不适。

  2.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较易出现意外。

  3.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不宜泡温泉。

  因为这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减退、血管脆性增加,在泡温泉时,冷热刺激交替,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4.儿童、孕妇也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儿童、孕妇泡温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5.正值生理期的女性、温泉过敏者,以及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不宜泡温泉。

  6.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更不能去泡温泉,以免传染他人。

  7.过敏体质者泡温泉要当心。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引起表皮脂质变薄,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现象。

  泡温泉的正确方式:

  ① 先沐浴洁身。

  可以洗去皮肤汗渍,还可对身体进行“预热”。

  ②选择合适的汤池。

  要尽量选择环境清洁卫生、获得泉质等级评定的温泉池,最好选择独立泡池。

  ③循序渐进入池。

  进入温泉池前,用手先试试水温,感觉合适再下水。先泡双腿,慢慢再泡到胸口部分,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离池时也应缓慢起身。

  ④掌握温度和时间。

  温泉水温一般不应超过45℃,泡温泉时应该遵循从低温到高温、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的原则,并在10分钟左右时出池休息一次。

  ⑤切忌酒后或空腹泡温泉。

  在高水温的刺激下容易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晕厥。吃太饱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也易发生意外。

  ⑥注意皮肤清洁。

  在公共泡池泡浴后及时冲洗全身,选用干净的专用浴巾擦拭身体。如果发现泡温泉后皮肤有伤口破溃,要立即处理,不要抓挠。

  来源:广州日报

 

首页 > 热点辟谣

“泡温泉后感染了HPV?”专家辟谣

发布时间:2024-01-08来源:湖北网络辟谣

  寒风起,很多人都想舒舒服服地泡温泉。

  然而,一条关于

  “泡温泉会感染尖锐湿疣、

  扁平疣、霉菌性阴道炎”

  的网络传言不胫而走,

  让网友心慌慌。

  “泡温泉会感染尖锐湿疣、扁平疣、霉菌性阴道炎的说法,是流传已久的一种误解!”1月4日,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专科李晶副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李建国副主任医师都表示,引发宫颈癌、尖锐湿疣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只有一个明确的传播途径,也就是性接触。

  “泡温泉不会因为接触了温泉就感染上尖锐湿疣、扁平疣和霉菌性阴道炎!没有皮肤破损处的相互接触,就不会被HPV感染。”两位专家强调。

  网络传言混淆了HPV和HIV传播途径 

  李晶表示,网上流传的“泡完温泉感染HPV”的说法多为以讹传讹。有些所谓的“科普”不够准确全面,甚至把HPV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病毒(HIV)混淆,让人误以为HPV可以通过体液传播,由此衍生出“在泳池/用毛巾感染上HPV病毒”,从而助长了公众的恐惧。

  “泳池水可能会传播滴虫、支原体或衣原体,但HPV并不会通过池水或温泉水进行传播。”李晶表示,HPV病毒在体外是很“脆弱”的,在有一定温度的温泉里无法长时间生存,不存在以温泉水为介质进行传播的可能性。而在性生活中,HPV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的接触实现人际传播。

  很多人把尖锐湿疣和扁平疣混为一谈。对此,李晶表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个大家族,亚型病毒众多,有的亚型引起的疣有一定的恶变可能,如5型、6型乳头瘤病毒,可引起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并伴发皮肤癌。16型和18型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而6型和11型可引起属于性传播疾病的尖锐湿疣,导致扁平疣的亚型病毒感染性更弱。

  “希望大家明白,临床检测出HPV阳性不等于感染了性病,也不等于一定会得宫颈癌。”李晶教授强调,普通女性在有了性生活后,一辈子感染HPV的机会高达80%以上。

  而人体感染HPV后会启动自体清除机制,由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只有长期反复的感染才会导致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走高。“多泡几次温泉不会中招,大家不必担忧!”李晶表示。

  名字里都有“疣” 实际大不相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李建国副主任医师介绍,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念珠菌感染阴道粘膜引起的炎症,可通过性生活和接触不洁内衣裤传染。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张静副主任医师指出,根据皮疹的形态、发生的部位,疣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又称为跖疣,丝状的寻常疣又称为丝状疣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传播途径与泡温泉无关,目前已经明确的传播方式就是经性生活传播。

  扁平疣也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扁平疣不是性病,引发感染的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与尖锐湿疣并不相同,危害也不可相提并论。

  李建国表示,疣发生在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损害。例如头面部的丝状疣,由于搔抓等原因,容易引起周围皮肤播散感染;足底部的疣(跖疣),尤其是足部着力点的疣,可引起出血、疼痛不适、行走困难;而指甲(趾甲)下面或甲周围的疣,可破坏甲的生长,导致甲裂口、甲变形、疼痛及继发感染,并影响手部功能。

  泡温泉,如何泡得安心?

  李建国建议:

  如果皮肤特别是私密处皮肤有外伤,或女性处于生理期,不建议去泡温泉。

  要尽量选择环境清洁卫生、获得泉质等级评定的温泉,最好选择独立泡池;

  在公共泡池泡浴后及时冲洗全身,选用干净的专用浴巾擦拭身体。

  如果发现泡温泉后皮肤有伤口破溃,要立即处理,不要抓挠。

  这些人不宜泡温泉:

  1.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肺气肿、贫血的老年人。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导致出汗、头晕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当室外温度较低,温泉水温度又偏高的情况下,由于冷热交替的刺激,就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进而产生不适。

  2.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水温过高可能使胰岛素吸收加快,机体能量消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较易出现意外。

  3.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及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不宜泡温泉。

  因为这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弹性减退、血管脆性增加,在泡温泉时,冷热刺激交替,血管频繁收缩扩张,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4.儿童、孕妇也不宜长时间泡温泉。

  儿童、孕妇泡温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5.正值生理期的女性、温泉过敏者,以及皮肤有伤口、溃烂和严重感染的人不宜泡温泉。

  6.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更不能去泡温泉,以免传染他人。

  7.过敏体质者泡温泉要当心。

  长时间泡温泉可能引起表皮脂质变薄,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等现象。

  泡温泉的正确方式:

  ① 先沐浴洁身。

  可以洗去皮肤汗渍,还可对身体进行“预热”。

  ②选择合适的汤池。

  要尽量选择环境清洁卫生、获得泉质等级评定的温泉池,最好选择独立泡池。

  ③循序渐进入池。

  进入温泉池前,用手先试试水温,感觉合适再下水。先泡双腿,慢慢再泡到胸口部分,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离池时也应缓慢起身。

  ④掌握温度和时间。

  温泉水温一般不应超过45℃,泡温泉时应该遵循从低温到高温、每次不超过15~20分钟的原则,并在10分钟左右时出池休息一次。

  ⑤切忌酒后或空腹泡温泉。

  在高水温的刺激下容易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晕厥。吃太饱则会引起消化不良,也易发生意外。

  ⑥注意皮肤清洁。

  在公共泡池泡浴后及时冲洗全身,选用干净的专用浴巾擦拭身体。如果发现泡温泉后皮肤有伤口破溃,要立即处理,不要抓挠。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