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骗子瞄上了这个群体,请警惕!

发布时间: 2023-08-15 来源:首都网警
  最近热映的电影《孤注一掷》
 
  你们看了吗?
 
  其中提到了
 
  “杀猪盘”诈骗、投资理财诈骗
 
  还有“两卡”犯罪等等……
 
  疫情得到有效处置的今天
 
  许多的孩子远赴国外留学
 
  诈骗分子也开始动起“歪脑筋”
 
  冒充公检法、快递、使领馆等工作人员
 
  对留学的学生及家长们实施诈骗
 
  三类常见手段
 
  假冒国内公检法部门人员
 
  诈骗案例一:
 
  家住南明区南厂路的张先生报警,称其儿子在澳大利亚留学读书,被他人冒充公检法诈骗。其儿子按照骗子的要求向张先生要钱,其儿子收到钱后,分两次将40万元转进骗子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内,后对方又要求其儿子转账,其儿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案例二:
 
  报警人王某到遵义路派出所报称自己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张某被电信网络诈骗,2023年7月,在张某接到一自称是英国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张某从英国邮寄至国内快递里的银行卡被警方查获,其中的银行卡涉及一起拐卖儿童案件,要求张某报警处理。
 
  对方称帮助张某将手机转接至“某公安”,接通后,对方称自己是XX警方,目前针对张某的案件已受理,需缴纳人民币18028元作为取保候审保证金,否则将对张某进行抓捕。张某按照对方的指示向对方比特币账户转账18028元,于2023年8月11日张某观看电影孤注一掷后,发现自己的遭遇和电影里诈骗团伙作案手法相似,随即发现自己被骗,后张某母亲王某到南明公安分局报案,经核实,系属于冒充客服、公检法类诈骗,现我局已受理刑事案件侦办。
 
  诈骗手段
 
  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自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诈骗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电话转接至“警方”。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
 
  假冒国际快递公司人员
 
  诈骗案例:
 
  近期有诈骗分子假冒是国际快递公司,声称受害人的邮包被中国当局截获,而该邮包含有个人文件,诸如护照或信用卡,其个人资料已被不法份子所盗取,要求受害人提供进一步的个人资料。
 
  诈骗手段
 
  通过拨打电话和加微信好友,声称“您的快递丢了或里面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扣留或您的包裹全部破损等等可获得全额理赔或双倍赔偿。”骗子经过交谈摸底后,骗子会发送一个二维码给被骗者,并让其按照自己说的方法进行一连串操作。受害人扫码后,手机页面会跳转到一个与支付宝十分相似的登录页面(钓鱼网站),上面需要填写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号和密码,等这些步骤完成后,被骗者卡上的钱立刻被转走。
 
  假冒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
 
  诈骗案例:
 
  不法分子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护照等证件到期需延期补办、身份证件或信用卡被冒用、因涉嫌各类案件需冻结银行账户或配合调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信息或缴纳有关费用。还有不法分子以涉及重大刑事案件为由,操控受害人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一切联系后,致电其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巨额赎金。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等来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仿冒为驻外使领馆电话号码。
 
  诈骗分子利用海外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不熟悉两国法律的弱点,以留学生涉嫌“身份证被冒用”、“卷入贩毒案件”、“涉嫌洗钱”等为由,要求其配合调查,并要求其在“案件审理”期间进行保密,不告知家长。为了使骗局更加逼真,诈骗分子还会给受害人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
 
  诈骗分子以受害人自证清白需提供本人银行卡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部分案件中,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伺机窃取验证码。
 
  请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注意
 
  随时关注孩子经济往来
 
  一旦发现异常
 
  要及时核实
 
  同时立即报警
 
防止被骗! 

首页 > 要闻

“孤注一掷”!骗子瞄上了这个群体,请警惕!

发布时间:2023-08-15来源:首都网警

  最近热映的电影《孤注一掷》
 
  你们看了吗?
 
  其中提到了
 
  “杀猪盘”诈骗、投资理财诈骗
 
  还有“两卡”犯罪等等……
 
  疫情得到有效处置的今天
 
  许多的孩子远赴国外留学
 
  诈骗分子也开始动起“歪脑筋”
 
  冒充公检法、快递、使领馆等工作人员
 
  对留学的学生及家长们实施诈骗
 
  三类常见手段
 
  假冒国内公检法部门人员
 
  诈骗案例一:
 
  家住南明区南厂路的张先生报警,称其儿子在澳大利亚留学读书,被他人冒充公检法诈骗。其儿子按照骗子的要求向张先生要钱,其儿子收到钱后,分两次将40万元转进骗子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内,后对方又要求其儿子转账,其儿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案例二:
 
  报警人王某到遵义路派出所报称自己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张某被电信网络诈骗,2023年7月,在张某接到一自称是英国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张某从英国邮寄至国内快递里的银行卡被警方查获,其中的银行卡涉及一起拐卖儿童案件,要求张某报警处理。
 
  对方称帮助张某将手机转接至“某公安”,接通后,对方称自己是XX警方,目前针对张某的案件已受理,需缴纳人民币18028元作为取保候审保证金,否则将对张某进行抓捕。张某按照对方的指示向对方比特币账户转账18028元,于2023年8月11日张某观看电影孤注一掷后,发现自己的遭遇和电影里诈骗团伙作案手法相似,随即发现自己被骗,后张某母亲王某到南明公安分局报案,经核实,系属于冒充客服、公检法类诈骗,现我局已受理刑事案件侦办。
 
  诈骗手段
 
  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自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诈骗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电话转接至“警方”。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
 
  假冒国际快递公司人员
 
  诈骗案例:
 
  近期有诈骗分子假冒是国际快递公司,声称受害人的邮包被中国当局截获,而该邮包含有个人文件,诸如护照或信用卡,其个人资料已被不法份子所盗取,要求受害人提供进一步的个人资料。
 
  诈骗手段
 
  通过拨打电话和加微信好友,声称“您的快递丢了或里面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扣留或您的包裹全部破损等等可获得全额理赔或双倍赔偿。”骗子经过交谈摸底后,骗子会发送一个二维码给被骗者,并让其按照自己说的方法进行一连串操作。受害人扫码后,手机页面会跳转到一个与支付宝十分相似的登录页面(钓鱼网站),上面需要填写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号和密码,等这些步骤完成后,被骗者卡上的钱立刻被转走。
 
  假冒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
 
  诈骗案例:
 
  不法分子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护照等证件到期需延期补办、身份证件或信用卡被冒用、因涉嫌各类案件需冻结银行账户或配合调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信息或缴纳有关费用。还有不法分子以涉及重大刑事案件为由,操控受害人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一切联系后,致电其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巨额赎金。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等来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仿冒为驻外使领馆电话号码。
 
  诈骗分子利用海外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不熟悉两国法律的弱点,以留学生涉嫌“身份证被冒用”、“卷入贩毒案件”、“涉嫌洗钱”等为由,要求其配合调查,并要求其在“案件审理”期间进行保密,不告知家长。为了使骗局更加逼真,诈骗分子还会给受害人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
 
  诈骗分子以受害人自证清白需提供本人银行卡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部分案件中,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伺机窃取验证码。
 
  请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家长注意
 
  随时关注孩子经济往来
 
  一旦发现异常
 
  要及时核实
 
  同时立即报警
 
防止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