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凉意生!白露过后养生要“四防五不”

发布时间: 2023-09-08 来源:健康时报

  9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过后有一大变化——昼夜温差拉大,尤其是北方体感更为明显。

  
  白露节气关键变化:昼夜温差大!
  
  所谓“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时节,气温下降,天气渐凉。生活中有很多俗语和农谚,正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比如“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并不会马上凉快,尤其是白天的时候还是会感到热,但白露节气过后,尤其是夜晚,更明显地感受到秋凉。
  
  还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也是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
  
  这样的环境温度变化,也会影响身体及各类相关疾病:
  
  呼吸道疾病
  
  皮肤类疾病
  
  肠胃疾病
  
  心血管疾病
  
  因此,秋季做好养生,调整身体机能,是为健康过冬打基础的关键时机。??
  
  白露过后要“四防”
  
  白露节气后,重点要防“凉”和“燥”。
  
  1.防凉:呼吸道疾病
  
  白露时节如不注意保暖,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①
  
  2.防燥: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①
  
  3.防温差: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①
  
  4.防寒:肠胃疾病
  
  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寒凉。俗话说“秋瓜坏肚”,夏季习惯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此外,冷饮、冰淇淋等要适当减少摄入。②
  
  白露后做好“五不”
  
  1.不露身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和医堂医生何海艳2021年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健康号刊文介绍,秋季讲究“薄衣御寒”,可于早晚加件薄衫,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保暖并不意味着穿得过多过厚,要做到适度。俗语讲“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如果过早厚衣加身,汗孔开泄,反而更容易受到风寒侵袭。③
  
  2.不乱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二科副主任中医师关永格2022年在广东卫生在线分享,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平补为主。平补就是要减少大鱼大肉等油腻之品,过度生冷、辛辣之物也要尽量避免。
  
  秋梨、苹果、香蕉等时令水果皆能清热降火润肺去燥;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性温,有宁心安神、补血养气的功效,可以生吃,也可以煲汤、泡茶。
  
  白入肺,饮食上可以多摄入一些白色的食物,如银耳、薏米、莲子、百合、藕、豆腐、秋梨、甘蔗等。②
  
  此外,日常饮食中注意忌食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避免加重内热。①
  
  3.不焦躁
  
  入秋后,空气逐渐变得干燥,白露之后更甚,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此时一定要注意养心。
  
  心情抑郁不畅可以按摩太冲缓解。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①
  
  4.不久坐
  
  此时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秋季比闷热的夏季更适宜运动,也是一年外出踏秋、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可酌情选择适宜自身体质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行、登山等,亦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③
  
  5.不熬夜
  
  白露时节起居应早卧早起,少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每晚睡前可以适当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
  
  本文综合自:
  
  ①2017-01-24 健康时报《白露秋分夜防凉还要护心肺》
  
  ②2022-09-07 广东卫生在线《白露已至!除了勿露身,饮食还有这些讲究→》
  
  ③2021-08-31人民日报健康号“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凉风至,白露降,白露时节话养生》
  
  ④2022-09-14 保健时报《白露节气后,重点要防“凉”和“燥”》

首页 > 要闻

白露至,凉意生!白露过后养生要“四防五不”

发布时间:2023-09-08来源:健康时报

  9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过后有一大变化——昼夜温差拉大,尤其是北方体感更为明显。

  
  白露节气关键变化:昼夜温差大!
  
  所谓“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时节,气温下降,天气渐凉。生活中有很多俗语和农谚,正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比如“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并不会马上凉快,尤其是白天的时候还是会感到热,但白露节气过后,尤其是夜晚,更明显地感受到秋凉。
  
  还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也是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
  
  这样的环境温度变化,也会影响身体及各类相关疾病:
  
  呼吸道疾病
  
  皮肤类疾病
  
  肠胃疾病
  
  心血管疾病
  
  因此,秋季做好养生,调整身体机能,是为健康过冬打基础的关键时机。??
  
  白露过后要“四防”
  
  白露节气后,重点要防“凉”和“燥”。
  
  1.防凉:呼吸道疾病
  
  白露时节如不注意保暖,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①
  
  2.防燥: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①
  
  3.防温差: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①
  
  4.防寒:肠胃疾病
  
  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寒凉。俗话说“秋瓜坏肚”,夏季习惯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此外,冷饮、冰淇淋等要适当减少摄入。②
  
  白露后做好“五不”
  
  1.不露身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和医堂医生何海艳2021年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健康号刊文介绍,秋季讲究“薄衣御寒”,可于早晚加件薄衫,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保暖并不意味着穿得过多过厚,要做到适度。俗语讲“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如果过早厚衣加身,汗孔开泄,反而更容易受到风寒侵袭。③
  
  2.不乱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二科副主任中医师关永格2022年在广东卫生在线分享,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平补为主。平补就是要减少大鱼大肉等油腻之品,过度生冷、辛辣之物也要尽量避免。
  
  秋梨、苹果、香蕉等时令水果皆能清热降火润肺去燥;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性温,有宁心安神、补血养气的功效,可以生吃,也可以煲汤、泡茶。
  
  白入肺,饮食上可以多摄入一些白色的食物,如银耳、薏米、莲子、百合、藕、豆腐、秋梨、甘蔗等。②
  
  此外,日常饮食中注意忌食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品,避免加重内热。①
  
  3.不焦躁
  
  入秋后,空气逐渐变得干燥,白露之后更甚,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很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此时一定要注意养心。
  
  心情抑郁不畅可以按摩太冲缓解。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有助于消除抑郁,改善心情。①
  
  4.不久坐
  
  此时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秋季比闷热的夏季更适宜运动,也是一年外出踏秋、锻炼身体的好时节。可酌情选择适宜自身体质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行、登山等,亦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③
  
  5.不熬夜
  
  白露时节起居应早卧早起,少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每晚睡前可以适当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
  
  本文综合自:
  
  ①2017-01-24 健康时报《白露秋分夜防凉还要护心肺》
  
  ②2022-09-07 广东卫生在线《白露已至!除了勿露身,饮食还有这些讲究→》
  
  ③2021-08-31人民日报健康号“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凉风至,白露降,白露时节话养生》
  
  ④2022-09-14 保健时报《白露节气后,重点要防“凉”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