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分析
“牙齿上有时候能抠下来小破片,说明牙齿受到损伤了!”
我们如果用指甲抠一抠牙齿内侧,会掉下一些硬质的小碎片,有人说这是牙齿的碎片,说明牙齿损伤了。
这种说法很不严谨。
这种抠下来的小片片,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牙结石,并不是牙齿本身。不过如果你嘴里经常出现这种碎片,那你可真的得注意口腔健康了。
如果问起,人身上最不干净的部位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会最先想到人体的排泄通道:肛门。但真相却可能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最“脏”的不是食物的出路,而是它的来路:口腔。
据统计,口腔中的细菌数量高达上千亿,它们会在人们每次呼吸、进食和分泌唾液时来回游窜。而它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的牙周健康率仅有 9.1%,这也意味着,至少有 10 亿人存在或轻或重的牙周问题。
如果你也正面临着牙龈肿胀、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等苦恼,这篇文,就看对了。
牙结石 比你想象中常见
影响牙周健康甚至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牙结石。
很多人或会有这样的体验:某次喝了碳酸饮料,或者不小心咬了硬物,牙齿上就会掉下来有些隐约露出臭味的白色瓷块。有人会以为这是牙齿破裂了,需要补牙。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是牙齿的碎片,而是依附在牙齿上的结石。
和其他身体部位的结石不同,牙结石的形成极为简单:若清洁不仔细,每次进食留在口腔角落里的残渣、刷牙留下的残留物,都会让牙菌斑极速滋长。待矿化完成,两天就可以出现牙结石。与形成时的容易相比,清理牙结石的难度却很大。
形成以后,牙结石很难自行大范围脱落,只会聚沙成塔一样地不断增大。它们不但能沿着牙龈牢牢地依附在牙齿表面,甚至还会藏在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狭窄沟槽里。普通的刷牙或者用牙线清理牙齿,都很难去除。
最关键的是,它们极会伪装。这些牙结石表面大多呈现黄白色,和牙齿的色泽接近,如果不注意,你甚至会以为它们就是牙齿的一部分,难怪有些朋友看到抠下来的小碎片会觉得是牙齿了。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猜测:有这么严重吗?事实上,你可能只是没有发现它而已。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 岁至 44 岁人群中,牙结石的检出率高达 96.7%。不只是大人,小孩子也有。3 至 5 岁人群中,牙结石的检出率同样高达 73.6%。这些伴随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口腔“寄生物”,实际上,正是许多口腔问题的来源。
这些口腔问题 都是牙结石导致的
1
引起蛀牙
牙结石中的细胞密度极高,每毫克大概在两亿左右,而这些细胞主要都是细菌。牙结石表面的细菌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形成一个一个“虫洞”,引起蛀牙,也就是龋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经过治疗,这些龋洞是难以自行愈合的,只会一点点扩大,不断深入牙齿内部,最终导致牙冠被破坏,继而牙齿脱落。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话一点都没错。
2
引发口臭
可能每个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治疗口臭”的“妙方”。但实际上,如果不了解口臭的源头,是很难根除口臭的。
上面我们提到了,牙结石的最初来源就是各类食物残渣与细菌,它们在牙齿上寄生,且会在口腔里慢慢发酵,产生硫化物。而这,也就是臭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3
有碍美观
目前流传着一种说法:牙齿会被咖啡等深色饮料染色,其实,我们的牙齿大多都是米黄色泽,真正容易被染色的,是牙结石。它们极为容易吸附外源性色素,让牙齿看上去黑黄。
无论是不注意口腔卫生的老烟民们,还是咖啡红酒不离手的精致达人,只要被牙结石招惹上,都有面临同样的苦恼。
4
滋生牙周炎,令牙齿脱落
牙结石依附在牙齿之后,会继续招兵买马,招致细菌依附,并从牙龈开始,不断向里侵蚀,一直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最终发展为牙周炎,不但容易有口臭、牙龈出血,严重时还会造成牙齿脱落。
早期,它们往往是无明显症状的,当发现牙龈与牙根分离、牙齿松动时,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如何与牙结石作战
牙结石的形成如此容易,它的危害又如此广泛,是不是就没有应对它的方法了呢?
一个好消息是,虽然咱们自己不太容易对付牙结石,但专业牙医手持牙科设备和牙结石作战就轻松多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洗牙。
这里的洗牙可不是字面意思,而是要到正规医院,挂牙周科,或者口腔总科,由医生使用专业设备对牙结石进行清除。
有些人会担心,洗完牙以后牙缝会被冲大。其实,这完全是误解。洗牙不是用高压水枪来冲走污垢,而是多采取超声波洗牙:通过高频震动,把牙结石在内的口腔污垢一并清除。至于深埋在牙龈下的,还会用到刮治器。
看上去,洗过牙后牙齿缝隙扩大,只是因为原本挤在牙缝里的这些结石被清除掉了,换句话说,由于牙结石的存在,你的牙缝本来就这么大,而如果不及时洗牙,它们还会越来越大。
一次洗牙,持续不过一小时,但却能清除大部分的牙结石,减缓口腔疾病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洗牙后,医生往往还会对牙齿抛光,恢复牙齿本来光泽,减少牙结石吸附。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就倡议过,最少每年洗一次牙。
最重要的是,在医院里,医生往往不会只是单纯洗牙,而是往往会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来判断牙结石的形成是否有其他因素干扰,比如糖尿病引起的牙周炎。
除此之外,医生还会判断除了牙结石外,是否存在其他不易察觉但同样很严重的问题。
关于口腔健康,预防同样很重要
其实,大多数口腔问题,都和我们清理牙齿的方式有关。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仅有 36.1%成人每天刷牙两次。
早晚各刷一次牙十分有必要,因为它们之间往往相隔十小时,这期间,细菌会不断滋生,食物残渣也会不断累积,加大牙结石形成的风险。
除了次数,方式和时间也很重要。
以下有几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
牙刷竖着刷牙,刷牙时间最好超过三分钟。
横着刷牙无法真正清理污垢,还会引起牙齿颈部的缺损,造成牙齿敏感、酸痛。
而且,成年人的牙齿数量往往在 28 颗以上,想每颗牙齿、每个侧面都能刷到,就要保证刷牙时间。
2
选用刷头小、刷毛软的牙刷,三个月一换
我们的口腔往往是十分狭小的,大的刷头只能清理到表面,而刷毛硬的则会损伤牙釉质。同时,牙刷一旦用久,同样会沾染细菌,所以最好定期更换。
3
平时善用牙线、冲牙器,每年至少一次洗牙
刷牙只能清理掉大部分残余,但真正细微处的细菌还是很难由牙刷刷头清理干净的。能探入细节处的牙线、冲牙器能清理得更干净。但它们都无法根除牙结石,所以,最好还是遵循建议,每年在医院洗一次牙。
保卫牙齿健康,
要从好好刷牙,定期洗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