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鄂课堂】上网冲浪,管好手和嘴!5大网络谣言案曝光!

发布时间: 2025-03-01 来源:湖北网络举报微信号综合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但总有一些谣言、低俗、诈骗信息污染这片净土。虚假不实信息不仅扰乱社会秩序,更可能触犯法律!

  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公布了5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案例一

  编造“情人节两人宾馆内被刺死”谣言

  2025年2月,网民梁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情人节宾馆被抓,赤身裸体两人被刺没呼吸了”。经核实,梁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编发该谣言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梁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

  冒充“小孩哥父亲”发布谣言声明

  2025年1月,网民吴某使用昵称为“小孩哥父亲”的账号发布视频称“感谢大家支持和关注,本人声明如下”。经核实,吴某为博取关注,冒充四川放鞭炮引发爆燃事故小孩父亲编造该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吴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

  编造“相亲被打”谣言,捏造虚假警情

  2025年2月,网民汪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相亲时看对方年轻漂亮,却被告知是相亲对象的侄女,挨打了,叔叔(警察)都来了”。经核查,汪某为博取关注编发该谣言信息,虚构警情,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汪某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

  编造“重庆最牛钉子户”谣言

  2025年2月,网民马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声称“重庆陪陵最牛拒迁户,当年狮子大张口,如今追悔莫及”。经核实,该建筑为合法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并非钉子户。马某为吸粉引流编发该谣言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马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五

  编造“疾控中心拖欠半年工资”谣言

  2025年1月,网民嵇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宣城疾控中心正式编医生被拖欠半年多工资”。经核实,嵇某某为博取关注,编发相关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嵇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不造谣:增强法律、道德意识,不传播无中生有的不实信息,坚决不编造、制作虚假新闻、虚假信息、虚假帖文。

  不信谣:对网上事件在没有权威媒体证实前,不轻信模糊化的消息,要进行理性对待,不轻信、不盲从,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

  不传谣:面对信息源模糊、事实不清的网络事件,需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冷静判断真伪,做到不转发、不传播、不评论、不顶贴。

  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会看标题。很多谣言看标题就觉得是假的。通常使用耸人听闻、表述夸张的标题和内容,如果你看到“不看后悔”“出大事了”“被删之前赶快看”这些典型谣言体的小道消息,直接忽略即可。

  懂搜索。不少网络谣言会反复出现,有些谣言官方辟谣之后,隔年又冒出来,其实我们只要搜索关键字就能查到辟谣新闻。

  坐等真相。政府对信息发布有严格的规定,确凿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或者直接向政府部门求证。

  会看出处。现在不少网络信息通过制造假图片拼接、篡改图片等方式骗取网民信任,即使在文中甩出聊天截图、视频截图等画面,也要当心鉴别内容的真伪。

发现网络谣言怎么办?

快来举报!

举报方式

首页 > 要闻

【网络鄂课堂】上网冲浪,管好手和嘴!5大网络谣言案曝光!

发布时间:2025-03-01来源:湖北网络举报微信号综合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但总有一些谣言、低俗、诈骗信息污染这片净土。虚假不实信息不仅扰乱社会秩序,更可能触犯法律!

  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公布了5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案例一

  编造“情人节两人宾馆内被刺死”谣言

  2025年2月,网民梁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情人节宾馆被抓,赤身裸体两人被刺没呼吸了”。经核实,梁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编发该谣言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梁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

  冒充“小孩哥父亲”发布谣言声明

  2025年1月,网民吴某使用昵称为“小孩哥父亲”的账号发布视频称“感谢大家支持和关注,本人声明如下”。经核实,吴某为博取关注,冒充四川放鞭炮引发爆燃事故小孩父亲编造该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吴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

  编造“相亲被打”谣言,捏造虚假警情

  2025年2月,网民汪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相亲时看对方年轻漂亮,却被告知是相亲对象的侄女,挨打了,叔叔(警察)都来了”。经核查,汪某为博取关注编发该谣言信息,虚构警情,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汪某予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

  编造“重庆最牛钉子户”谣言

  2025年2月,网民马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声称“重庆陪陵最牛拒迁户,当年狮子大张口,如今追悔莫及”。经核实,该建筑为合法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并非钉子户。马某为吸粉引流编发该谣言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马某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五

  编造“疾控中心拖欠半年工资”谣言

  2025年1月,网民嵇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宣城疾控中心正式编医生被拖欠半年多工资”。经核实,嵇某某为博取关注,编发相关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嵇某某予以行政处罚。

  不造谣:增强法律、道德意识,不传播无中生有的不实信息,坚决不编造、制作虚假新闻、虚假信息、虚假帖文。

  不信谣:对网上事件在没有权威媒体证实前,不轻信模糊化的消息,要进行理性对待,不轻信、不盲从,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

  不传谣:面对信息源模糊、事实不清的网络事件,需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冷静判断真伪,做到不转发、不传播、不评论、不顶贴。

  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会看标题。很多谣言看标题就觉得是假的。通常使用耸人听闻、表述夸张的标题和内容,如果你看到“不看后悔”“出大事了”“被删之前赶快看”这些典型谣言体的小道消息,直接忽略即可。

  懂搜索。不少网络谣言会反复出现,有些谣言官方辟谣之后,隔年又冒出来,其实我们只要搜索关键字就能查到辟谣新闻。

  坐等真相。政府对信息发布有严格的规定,确凿的消息会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或者直接向政府部门求证。

  会看出处。现在不少网络信息通过制造假图片拼接、篡改图片等方式骗取网民信任,即使在文中甩出聊天截图、视频截图等画面,也要当心鉴别内容的真伪。

发现网络谣言怎么办?

快来举报!

举报方式